网络常用协议
文章目录
应用层常用协议
DNS:域名系统(TCP和UDP)
DNS同时占用UDP和TCP端口53
DNS:域名系统。DNS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为IP地址。
FTP:文件传输协议(TCP)
是基于TCP端口20,21(控制端口,数据端口)
FTP:文件传输协议。FTP是因特网上使用得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FTP提供交互式的访问,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类型与格式,并允许文件具有存取权限。
Telnet:远程终端协议(TCP)
使用TCP的23号端口
Telnet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是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它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在终端使用者的电脑上使用telnet程序,用它连接到服务器。终端使用者可以在telnet程序中输入命令,这些命令会在服务器上运行,就像直接在服务器的控制台上输入一样。可以在本地就能控制服务器。要开始一个telnet会话,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服务器。Telnet是常用的远程控制Web服务器的方法。
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WWW)(TCP)
基于TCP端口80
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是面向事务的应用层协议,它是万维网上能够可靠地交换文件的重要基础。http使用面向连接的TCP作为运输层协议,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
SMTP:电子邮件协议(TCP)
使用TCP的25端口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由它来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SMTP协议属于TCP/IP协议族,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通过SMTP协议所指定的服务器,就可以把E-mail寄到收信人的服务器上了,整个过程只要几分钟。SMTP服务器则是遵循SMTP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用来发送或中转发出的电子邮件。
SMTP 是一种提供可靠且有效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 SMTP 是建立在 FTP 文件传输服务上的一种邮件服务,主要用于传输系统之间的邮件信息并提供来信有关的通知。
POP:邮局协议(TCP)
使用TCP的110端口。
POP作为Internet上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下载到本地主机上,同时删除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从而使用户不必长时间地与邮件服务器连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服务器和网络的整体开销。目前的POP3邮件服务器大都可以“只下载邮件,服务器端并不删除”,也就是改进的POP3协议。
但POP3有其天生的缺陷,即当用户接收电子邮件时,所有的信件都从服务器上清除并下载到客户机。在整个收信过程中,用户无法知道邮件的具体信息,只有照单全收入硬盘后,才能慢慢浏览和删除。这使用户几乎没有对邮件接收的控制决定权。一旦碰上邮箱被轰炸,或有比较大的邮件,用户不能通过分析邮件的内容及发信人地址来决定是否下载或删除,从而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而IMAP协议不但可以克服POP3的缺陷,而且还提供了更强大的功能。
IMAP:邮件访问协议(TCP)
使用TCP的143端口
IMAP提供webmail 与电子邮件客户端之间的双向通信,客户端的操作都会反馈到服务器上,对邮件进行的操作,服务器上的邮件也会做相应的动作。
IMAP像POP那样提供了方便的邮件下载服务,让用户能进行离线阅读。IMAP提供的摘要浏览功能可以让你在阅读完所有的邮件到达时间、主题、发件人、大小等信息后才作出是否下载的决定。此外,IMAP 更好地支持了从多个不同设备中随时访问新邮件。
总之,IMAP 整体上为用户带来更为便捷和可靠的体验。POP 更易丢失邮件或多次下载相同的邮件,但 IMAP 通过邮件客户端与webmail 之间的双向同步功能很好地避免了这些问题。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UDP)
使用TCP端口69
TFTP在设计是用与小文件传输的,它对内存和处理器的要求很低,速度快。但TFTP不具备FTP的许多功能,它只能从文件服务器获得或写入文件,而不能列出目录,也不能进行认证,所以它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及错误恢复的功能,适用范围也不像FTP那么广泛。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UDP)
UDP端口161和16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由一组网络管理的标准组成,包含一个应用层协议(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数据库模型(database schema)和一组资源对象。该协议能够支持网络管理系统,用以监测连接到网络上的设备是否有任何引起管理上关注的情况。该协议是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定义的internet协议簇的一部分。SNMP的目标是管理互联网Internet上众多厂家生产的软硬件平台,因此SNMP受Internet标准网络管理框架的影响也很大。SNMP已经出到第三个版本的协议,其功能较以前已经大大地加强和改进了。
DHCP:动态主机分配协议(UDP)
DHCP有3个端口,其中UDP67和UDP68为正常的DHCP服务端口,分别作为DHCP Server和DHCP Client的服务端口;546号端口用于DHCPv6 Client,而不用于DHCPv4,是为DHCP failover服务,这是需要特别开启的服务,DHCP failover是用来做“双机热备”的。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UDP协议工作, 主要有两个用途:给内部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给用户或者内部网络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NFS:网络文件系统协议(UDP->TCP)
使用TCP的2049端口
NFS(Network File System)即网络文件系统,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它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通过TCP/IP网络共享资源。在NFS的应用中,本地NFS的客户端应用可以透明地读写位于远端NFS服务器上的文件,就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
起初完全运行于 UDP 协议之上,并且不保留状态。现在默认支持 TCP 传输。
传输层协议
-
TCP:传输控制协议
TCP基于面向连接的协议,数据传输可靠,传输速度慢,适用于传输大量数据,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
-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协议面向非连接协议,数据传输不可靠,传输速度快,适用于一次只传送少量数据、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环境。
-
SCTP:流控制传输协议
SCTP协议是一种新的可靠的,面向报文的传输层控制协议。它兼具TCP和UDP的优点。
网络层协议
IP:网际协议
IP协议是用于将多个包交换网络连接起来的,它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传送一种称之为数据包的东西,它还提供对数据大小的重新组装功能,以适应不同网络对包大小的要求。
ARP:地址解析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
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不会检测该报文的真实性就会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由此攻击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机发送伪ARP应答报文,使其发送的信息无法到达预期的主机或到达错误的主机,这就构成了一个ARP欺骗。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相关协议有RARP、代理ARP。NDP用于在IPv6中代替地址解析协议。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 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 IP 地址。网络管理员在局域网网关路由器里创建一个表以映射物理地址(MAC)和与其对应的 IP 地址。当设置一台新的机器时,其 RARP 客户机程序需要向路由器上的 RARP 服务器请求相应的 IP 地址。假设在路由表中已经设置了一个记录,RARP 服务器将会返回 IP 地址给机器,此机器就会存储起来以便日后使用。
现在已被淘汰不使用了。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称为IGMP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是因特网协议家族中的一个组播协议。该协议运行在主机和组播路由器之间。IGMP协议共有三个版本,即IGMPv1、v2 和v3。
RIP:路由信息协议
RIP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协议,以路由跳数作为计数单位的路由协议。适合用于比较小型的网络环境。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OSPF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是对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一种实现,隶属内部网关协议(IGP),故运作于自治系统内部。著名的迪克斯加算法(Dijkstra)被用来计算最短路径树。OSPF分为OSPFv2和OSPFv3两个版本,其中OSPFv2用在IPv4网络,OSPFv3用在IPv6网络。与RIP相比,OSPF是链路状态协议,而RIP是距离矢量协议。
文章作者 Forz
上次更新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