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函数及其实现
文章目录
回调函数的定义
回调函数就是一个通过函数指针调用的函数。如果你把函数的指针(地址)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当这个指针被用来调用其所指向的函数时,我们就说这是回调函数。回调函数不是由该函数的实现方直接调用,而是在特定的事件或条件发生时由另外的一方调用的,用于对该事件或条件进行响应。
回调函数的意义
因为可以把调用者与被调用者分开,所以调用者不关心谁是被调用者。它只需知道存在一个具有特定原型和限制条件的被调用函数。简而言之,回调函数就是允许用户把需要调用的方法的指针作为参数传递给一个函数,以便该函数在处理相似事件的时候可以灵活的使用不同的方法。
想知道回调函数在实际中有什么作用?先假设有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要编写一个库,它提供了某些排序算法的实现(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shell排序、shake排序等等),为了能让库更加通用,不想在函数中嵌入排序逻辑,而让使用者来实现相应的逻辑;或者,能让库可用于多种数据类型(int、float、string),此时,该怎么办呢?可以使用函数指针,并进行回调。
回调可用于通知机制。例如,有时要在A程序中设置一个计时器,每到一定时间,A程序会得到相应的通知,但通知机制的实现者对A程序一无所知。那么,就需一个具有特定原型的函数指针进行回调,通知A程序事件已经发生。实际上,API使用一个回调函数SetTimer()来通知计时器。如果没有提供回调函数,它还会把一个消息发往程序的消息队列。
不管怎么说,回调函数是继承自C语言的。在C++中,应只在与C代码建立接口或与已有的回调接口打交道时,才使用回调函数。除了上述情况,在C++中应使用虚拟方法或仿函数(functor),而不是回调函数。
实现将类的成员函数作为回调函数
##非静态成员函数不能作为回调函数的原因
直接使用C++的成员函数作为回调函数将发生错误,甚至编译就不能通过。
其错误是普通的C++成员函数都隐含了一个传递函数作为参数,亦即“this”指针,C++通过传递this指针给其成员函数从而实现程序函数可以访问C++的数据成员。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C++类的多个实例可以共享成员函数却有不同的数据成员。
由于this指针的作用,使得将一个 CALL-BACK型的成员函数作为回调函数安装时就会因为隐含的this指针使得函数参数个数不匹配,从而导致回调函数安装失败。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不让this指针起作用。
使用静态成员函数,静态成员函数不使用this指针作为隐含参数,这样就可以作为回调函数了。静态成员函数具有两大特点:其一,可以在没有类实例的情况下使用;其二,只能访问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成员函数,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变量和非静态成员函数。
利用接口和函数指针实现回调函数
|
|
让静态函数访问类的非静态成员的方法:
由于在C++中使用类成员函数作为回调函数的目的就是为了访问所有的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将不具有实际意义。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使用一个静态类指针作为类成员,通过在类创建时初始化该静态指针,如pThis=this,然后在回调函数中通过该静态指针就可以访问所有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了。
|
|
这种处理办法适用于只有一个类实例的情况,因为多个类 实例将共享静态类成员和静态成员函数,这就导致静态指针指向最后创建的类实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回调函数的一个参数来保存需要的this指针,从而实现数据成员共享。
|
|
文章作者 Forz
上次更新 2017-06-23